作为o2o时代的典型模式,滴滴最初就是想通过建立一个规模庞大的网络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找到一个比现有的出租车行业更低的价格区间,吸引众多DS用户,从而吃掉出租车市场的巨大利润。
这个逻辑受到投资人的极力追捧,但是滴滴自己首先放弃了。
叫车难和打车贵两个痛点,滴滴看起来完美的解决了第一个。而打车贵的问题,滴滴初期通过烧钱补贴的方式阶段性的解决了。
这让广大DS用户深感兴奋,仿佛滴滴即将彻底改变备受诅咒的出租行业。
但这个算盘打错了。因为滴滴发现仅仅通过改善叫车效率根本优化不了成本结构,于是只能涨价。
我不知道作为一个信息服务平台,收取超过20%的中介费,除了政府之外,还有什么人敢这么做。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