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的主从配置是mysql服务器负载不行了对于大访问量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下面农成就结合上图给大家讲解一下这msql主存的原理:
1:过程:
2:复制的基本过程如下:
3:主从结论
(2)如果主从的网络断开,从会在网络正常后,批量同步。
(3)如果对从进行修改数据,那么很可能从在执行主的bin-log时出现错误而停止同步,这个是很危险的操作。所以一般情况下,非常小心的修改从上的数据。
(4)还有一个mysql配置是双主,互为主从配置,只要双方的修改不冲突,可以工作良好。
(5)如果需要多主的话,可以用环形配置,这样任意一个节点的修改都可以同步到所有节点。
1、设置mysql主从配置的优点:
1.1、解决web应用系统,数据库出现的性能瓶颈,采用数据库集群的方式来实现查询负载;一个系统中数据库的查询操作比更新操作要多得多,通过多台查询服务器将 数据库的查询分担到不同的查询服务器上从而提高查询效率。
1.2、Mysql数据库支持数据库的主从复制功能,使用主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插入、删除与更新操作,而从数据库则专门用来进行数据查询操作,这样可以将更新操作和 查询操作分担到不同的数据库上,从而提高了查询效率。
2、主从配置的原理:
主服务器将更新写入二进制日志文件,并维护文件的一个索引以跟踪日志循环。这些日志可以记录发送到从服务器的更新。当一个从服务器连接主服务器时,它通知主服务器从服务器在日志中读取的最后一次成功更新的位置。从服务器接收从那时起发生的任何更新,然后封锁并等待主服务器通知新的更新。MySQL复制基于主服务器在二进制日志中跟踪所有对数据库的更改(更新、删除等等)。因此,要进行复制,必须在主服务器上启用二进制日志。每个从服务器从主服务器接收主服务器已经记录到其二进制日志的保存的更新,以便从服务器可以对其数据拷贝执行相同的更新。从服务器设置为复制主服务器的数据后,它连接主服务器并等待更新过程。如果主服务器失败,或者从服务器失去与主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从服务器保持定期尝试连 接,直到它能够继续帧听更新。由–master-connect-retry选项控制重试间隔。 默认为60秒。
每个从服务器跟踪复制时间。主服务器不知道有多少个从服务器或在某一时刻有哪些被更新了。
3、MySql复制的基本过程:
3.1、Slave 上面的IO线程连接上 Master,并请求从指定日志文件的指定位置(或者从最开始的日志)之后的日志内容;
3.2、Master 接收到来自 Slave 的 IO 线程的请求后,通过负责复制的 IO线程根据请求信息读取指定日志指定位置之后的日志信息,返回给 Slave 端的 IO线程。返回信息中除了日志所包含的信息之外,还包括本次返回的信息在 Master 端的 Binary Log 文件的名称以及在 BinaryLog 中的位置;
3.3、Slave 的 IO 线程接收到信息后,将接收到的日志内容依次写入到 Slave 端的RelayLog文件(mysql-relay-lin.xxxxxx)的最末端,并将读取到的Master端的bin-log的文件名和位置记录到 master-info文件中,以便在下一次读取的时候能够清楚的高速Master“我需要从某个bin-log的哪个位置开始往后的日志内容,请发给 我”
3.4、Slave 的 SQL 线程检测到 Relay Log 中新增加了内容后,会马上解析该 Log 文件中的内容成为在 Master端真实执行时候的那些可执行的 Query 语句,并在自身执行这些 Query。这样,实际上就是在 Master 端和 Slave端执行了同样的 Query,所以两端的数据是完全一样的。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点:就是使用mysql的二进制日志来记录同步的起始点,然后开始同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信息发源地 » 农成学mysql-mysql主存架构原理分析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